西藏郵政將黨報黨刊投送至全國海拔最高的鄉(xiāng)——普瑪江塘鄉(xiāng)?!醪赜伞z
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,一代代西藏郵政人用忠誠與擔當書寫著黨報黨刊投送的堅守故事。無論是高聳的雪山還是偏遠的村落,他們克服高寒缺氧、地廣人稀、交通不便的嚴峻挑戰(zhàn),以“政治任務高于一切”的使命感,構建起覆蓋全區(qū)的黨報黨刊投送服務體系,讓黨的聲音以最快速度傳遍雪域高原的每一個角落。
從拉薩到阿里直線距離超1100公里,傳統(tǒng)郵路運輸方式難以滿足黨報黨刊當日見報需求。西藏自治區(qū)郵政分公司創(chuàng)新構建“航空+鐵路+公路”三位一體運輸網絡,通過與客運公司、鐵路部門建立戰(zhàn)略協(xié)作,打造黨報黨刊運輸“快車道”。在拉薩至日喀則、山南、林芝、那曲間實現(xiàn)郵運班期日二班,至昌都、阿里等邊遠地區(qū)開通逐日班,通郵率達到100%,形成“中心輻射、干支聯(lián)動”的運輸格局。
針對珠穆朗瑪峰腳下、雅魯藏布江畔等特殊區(qū)域,西藏郵政探索出“火車代運+客車代運”的新模式。日喀則市桑珠孜區(qū)、白朗縣通過火車代運實現(xiàn)黨報當日見報;江孜縣、浪卡子縣借助客車代運縮短運輸時限。到2024年底,西藏“五城三小時”經濟圈內的5個地市、25個縣(區(qū))實現(xiàn)《人民日報》《西藏日報》當日見報,其中9個縣(區(qū))通過交郵合作模式達成目標。
“哪怕只有一戶人家,也要把黨報黨刊送到家門口。”這是西藏郵政投遞員的莊嚴承諾。在海拔5300米的那曲市色尼區(qū),投遞員次仁頓珠每天背著30公斤的郵包,在凍土路上跋涉3小時,確保牧民第一時間讀到黨報。
面對農牧區(qū)投遞難題,西藏郵政推行“私車公助+交郵聯(lián)運”模式,提升農村投遞汽車化率。為提升末端服務能力,西藏郵政投入專項資金,以自有郵路為主、交郵合作聯(lián)運為補充加密投遞頻次,將537個建制村投遞頻次從周三班提升至周五班,全區(qū)2257個建制村實現(xiàn)周五班投遞,占比達42%。
西藏郵政人以“缺氧不缺精神”的斗志,將黨報黨刊的投送作為踐行“兩個維護”的具體行動。從阿里昆莎機場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,從納木錯湖畔到羊卓雍錯岸邊,西藏郵政1602條投遞郵路、12.71萬公里的郵運里程(單程),如同高原上的神經網絡,將黨的聲音精準送達。
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的歷史節(jié)點,西藏郵政堅守“人民郵政為人民”的初心使命,堅持“政”字當先、普服為根,以更高標準、更實舉措提升黨報黨刊投送服務質量,為建設美麗幸福西藏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郵政力量,讓黨報黨刊在雪域高原上綻放出最鮮艷的思想之花。